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1-23 15:07 信息来源:泰安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功能区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山东省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22〕160号)的部署要求,推进我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初加工服务市场主体、完善技术装备体系、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为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全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其中大宗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果蔬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畜禽产品、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粮食油料产地烘干设施装备建设,加快提升产地烘干贮藏能力,保障粮食油料生产抗灾减灾、节粮减损需要。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缺口,认真规划布局,新建扩建粮食产地烘干中心(点),补齐设施装备短板,优化烘干技术装备配置,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热源,配套完善清理、除尘等设备,提高粮食水分检测设备技术水平,提升粮食烘干品质、作业量在线监测能力,推进粮食烘干绿色化、信息化推广应用花生产地烘干技术,降低花生产后霉变损失。

(二)推进果蔬清选分级保质机械化发展围绕果蔬产地集散、鲜食消费、精深加工需求,大力发展果蔬初加工机械化,依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流通企业、农村电商等主体,加强果蔬产地初加工设施装备条件建设,提升标准化加工处理能力,完善服务功能,降低果蔬产后损失,促进保质增值。蔬菜初加工,重点推广选拣、切分、清洗、分级、包装、预冷保鲜等技术装备,加快发展净菜加工、脱水干制、保鲜贮藏等智控节能成套技术装备,提高蔬菜产地商品化处理率。水果初加工,重点推广果品无损检测、分级分选、杀菌包装、智能预冷冷藏等成套技术装备,保持水果品质,提高流通效率。食用菌初加工,重点推广采后干制、分级包装、保鲜贮藏技术装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三)积极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领域加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应用清洗分拣、烘干贮藏、分级包装、预冷保鲜等技术装备,扶持壮大初加工机械化服务主体,支撑产业稳定发展,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茶叶初加工,重点发展节能型分选成型烘干技术装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套加工技术装备,提升茶叶品质。泰山黄精、泰山灵芝、泰山四叶参等中药材初加工,重点发展净制、切制、干燥、分选、包装、贮藏技术装备,保障药材品质独特的加工需求,积极推动蒸煮、杀青、发酵、发汗等技术装备研发。积极推进核桃、栗子剥皮脱壳与杀菌烘干分级机械化,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适配装备提档升级,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四)提高畜禽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坚持屠宰与养殖布局相匹配,支持优势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实现畜禽就近屠宰加工,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屠宰工艺流程,推动研发创新主体开展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创制,补齐国产化短板。借助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宰前检验、自动开胸或自动掏膛、宰后同步检验、自动劈半、在线称重、自动分级、冷却排酸以及自动分割、产品包装、冷冻冷藏、智能出入库等屠宰加工成套技术装备与数字化可追溯系统的推广应用。引导老旧屠宰加工设施设备更新,推进集成致晕、屠宰、烫毛、脱毛、劈半、称重、清洗、冷却及分割、杀菌、包装、冷冻、冷藏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屠宰企业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推进骨毛皮血等综合利用。加强禽蛋集收、整理、清洗、杀菌、风干、喷油保护、检验称重、分级包装成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蛋品卫生质量。加强生鲜乳预冷、冷藏成套装备与冷链运输设备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奶农、合作社开展养殖、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保障生鲜乳品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五推进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推进水产品养殖企业配置和升级改造暂养净化、分等分级与保活运输设施设备,产地初加工企业配置和升级改造分等分级、清洗分割、保鲜冷冻、灭菌包装和生态环保设施设备,完善初加工服务流通功能。围绕经济鱼类初加工的暂养去腥、分等分级、输送、三去(去鳞、去鳃、去内脏)、放血、分割、快速冻结,虾类初加工的清洗、分等分级、剥制去壳,加快产业亟需适用装备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技术装备的成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六)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与应用体系建设  加快农产品初加工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融合,大力推广集在线无损检测、精准控制、智能操作一体化的初加工技术装备,加强重要农产品初加工作业监测和质量追溯,鼓励农产品初加工市场主体开展设施装备信息化改造,提高初加工成套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初加工装备及配套机械化工艺、作业操作规程等标准制修订,加强标准化初加工技术、设施设备筛选评价加快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生产托管、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实现初加工装备高效利用。

  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农村部门要将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纳入农业机械化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农机化、种植、畜牧、渔业等有关方面要密切沟通,建立统筹协调、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调动系统力量,做好调查研究,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加强与财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扶持政策。要积极争取科技、财政部门立项支持,农业类的项目要侧重机械化作业,加大对农产品初加工装备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落实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农业惠农政策项目,向农产品初加工装备倾斜支持。推动落实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增值税抵扣政策、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以及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等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支持大型成套装备租赁试点,鼓励各地探索对购买大型成套农产品初加工装备贷款进行贴息,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提供贷款。

  (三)强化示范引导。充分利用各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平台,以及结合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等项目,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基地,打造高水平示范应用场景。遴选推介一批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绿色高效、先进适用农产品初加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提升示范推广效果。鼓励各地通过项目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调动农产品初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初加工新型经营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参与的积极性,建设试验基地,开展技术试验、装备研发改进、人才培训和推广服务。

(四)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做好发展统计、监测分析及结果发布。加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标准宣贯力度。积极探索开展成套装备、一体化设施设备和物联化、智能化装备试验鉴定,加快新装备新技术转化推广应用。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加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信息交流、教育培训、标准制定和技术指导。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初加工经营服务延伸,引导创新服务新机制、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操作、维修、管理等实用人才。加强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使用安全教育培训,督促指导生产主体保障安全生产。

 

 

          泰安市农业农村

               2023年1012

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通知.PDF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