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科教修配

农机维修保养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9-11-01 09:53 信息来源:泰安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使用的规模越来越大,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渐渐凸显出农业机械的使用价值。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想高效发挥出农业机械的功能,就必须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并且做好这一点工作也关系着机械使用寿命的长短。

一、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农业机械难免会出现一些损耗,比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农业机械可能出现相对位置、尺寸、配合间隙、几何形状的变化与紧固件松动。而在发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为了保证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就须展开及时地调整与维修保养,对农业机械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维修保养、调整,确保其能够处在完好的技术状态,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二、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机械维修保养不到位。在实际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缺乏专门的机械指导机构,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成了直接影响,导致使用的农业机械化维修保养技术,与相关规定不符合。一些农村地区缺少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专业培训,很多农民都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自己总结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经验,如此,便可能埋下安全方面的隐患。

(二)农民缺少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机械化生产意识薄弱,甚至还尚未树立,进而掌握的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知识较少。与此同时,安全观念也较差,这就造成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给农机使用效率形成影响。

(三)使用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由于农业机械种类多,有着较高的复杂性,这就需要使用人员在维修保养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术。然而,受限于经济与教育因素,不少农机使用人员都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他们无法全面掌握农机结构与其使用的理论知识,如此一来,就可能在实际使用中损伤到设备。并且,在农机出现故障、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独立进行检查或是维修,从而影响了农机维修保养效率。

(四)维修保养站点数量不符合实际。近年来,不断地推广农业机械化,大幅增加了农机的使用数量,也势必会增加维修与保养的频率,就需要更多的服务站点来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农村机械维修保养站点数量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导致许多机械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进而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改善农机维修保养的对策探讨

(一)加大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管理力度。一是,加快一体化农业机械维修管理部门的建立。须登记造册管理辖区内的农业机械,为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二是,建立专业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要确保队伍内的工作人员,掌握有专业的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知识。农业机械维护和保养队伍,应去到各个村庄展开定期技术指导,定期检测和维修登记在册的农业机械。三是,建立健全农机田间作业质量监督和管理细则,设立专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相应的农机推广系统,做好农业机械检修作业的验收、质量检查、管理等方面工作,从而能够将因农机作业质量所引发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解决。

(二)加强对各个农机维修的认识。想要充分发挥出农业机械的实际效用,使用人员就须清晰认识农业机械,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对各个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认识。另外,在保养的时候须做好不定期或是定期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是是否有机械零件出现松动、切割器有无损坏情况、液压系统油箱的油位等。

(三)严禁农民私自改装机械。在具体使用农业机械的时候,农民切不可私自更换零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但仍存在有农民私自改装机械的情况,错误认为经过自身改造过的机械,使用起来更顺畅。但是,机械在经过私自改装之后,则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生零件设备不匹配等情况,进而给机械的正常运转形成严重影响,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做好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指导工作。结合地方实际,对广大农户展开农机维修保养的技术指导工作,并进行具体农业机械技术维修和保养计划地编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指导农民展开有序农业生产。要着手一些完善作业质量标准体系地制定,并展开实践操作指导,使农民能对农机产品的性能有更好地体验,进而推动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建设。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